自我感觉没法不好
但凡有点才艺,自我感觉好,也是没办法的事儿,人嘛,都是这样,有点姿色,不是俊男就是美女,而且天下第一,有点才艺,那就是才高八斗,海内无两。在别人看来,也许就是笑话,但却不耽误自己飘起来。像邹忌那样,见了城北徐公就能感觉自己差一截的,天下少见。
一般来讲,位高者,都比较容易飘。因为好的自我感觉,容易得到周围人的加持,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拍马屁,这样的氛围,能保持清醒的头脑,实属不易。事实上,他们也不想保持清醒,受人恭维,乐不得的。不管真假,好歹,也是一种享受嘛。
浙江人徐琪,在光绪年间,身为翰林,入值南书房,成了光绪的近臣。但是,这期间的光绪,干不了什么事儿,所以南书房上行走,就成了为西太后伺候笔墨的供奉。他的日记,记录了庚子前一年,他跟西太后的一段对话。
西太后知道他会画画,俩人就谈起了绘画的事儿,因为,西太后画画赏人,上面的题字,是需要徐琪他们来操办的。徐琪自谦说自己初学,而对皇太后的画,极其钦佩。西太后说,画画最难的是章法不好安排。他回答说,皇太后的御画,章法实在好极,臣钦佩十分。说到这里,西太后就不谦虚了,说这一年比较忙,画得比较少,所以赐给你们的也少,不像往年,年节画得多,赏给你们的也多。
其实,西太后原本就是没文化,字都认识不了几个的人,学点字画,也是初级水准,实在不成样子,所谓的章法,即间架结构,根本是一塌糊涂。庚子以后,就找了个替身给她作画,才勉强能看。但是,在跟徐琪对话的时候,她还没有这个自觉,在臣子的追捧下,逢年过节,经常写大字作画赐给臣子们。这本是清朝的传统,但以往干这事儿的,是光绪,但现在光绪没权,而太后又喜欢显摆,而且,从来都是权高字画自然好,所以,能得到太后的赏赐,臣子们都引以为荣,不在于字画水平怎样,关键这是圣眷的体现。
所以,每到年节关头,西太后笔墨劳作,就比较忙。这种事,原本是可以让南书房上行走们代劳的,只要盖上玉玺,谁敢说不是她的手笔呢?但西太后操持此业,还属于初级阶段,新鲜劲儿还没过去,需要代劳的,只是题字,因为这种事儿,她实在是玩不了。 就这样,自我感觉大好,而且越来越好的西太后,当真觉得臣子们都欣赏她的字画,越干越来劲,直到庚子之后,才有点明白过来,于是,代笔之人就问世了。
赞(1)
|